拔本塞源,也作拔本塞原,意思是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多用于坏事。成语出自春秋左丘明的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,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星迈网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周朝时期,周天子分封诸侯统御天下,而周天子之所以能够凌驾诸侯之上,所凭借的便是武力震慑、宗法约束和天赋神权,然而随着西周的灭亡,周天子的统治权威却已经丧失殆尽。
武力方面,西周末年以来周天子武力急速衰微,先是周昭王讨伐楚国却“丧六师于汉”,到周厉王时,周天子更是在出动西六师和殷八师的情况下,也无法击败反叛的鄂国;
宗法方面,由于周孝王夺取王位和周平王强夺正统,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礼乐观念遭到严重破坏,曲沃代翼、三家分晋、田氏代齐等小宗取代大宗事件频频上演;
天赋神权方面,随着诸子百家的兴起,周天子“受命于天”的绝对权威,也被冲击的支离破碎。
由于武力丧失、国势衰弱星迈网,宗法制度和天赋神权约束丧失,周天子的权威从西周中期开始便一步步走向了衰亡,周平王东迁之初,周天子虽然仍保留有相当可观的王畿,但失去了敬畏之心的诸侯们,却已经开始凭借武力或明或暗的掠夺周天子的土地。
周平王赏赐给了郑国虎牢以东的土地,周惠王赐给了虢国酒泉,周襄王则将温、原、阳樊、赞茅等地赐给了晋国。到了后来,强大的诸侯更是公然对周王畿展开蚕食,其中晋国在攻灭陆浑之戎后,便趁机将伊洛、三涂山等黄河以南土地据为己有。
持续衰弱的周天子,虽然名为天下共主,但早已失去了统御天下的资本,以致后来就连诸侯国的卿大夫,也频频因为与周王畿的百姓因争夺土地而发生冲突。
周景王十二年(前533年),晋国的阎嘉和周朝的甘地人因争夺田地而大打出手,发展到最后,晋国的梁丙、张趯更是直接率兵进攻颍地。
周天子自知无法从武力上战胜对方,只好派詹桓伯前往晋国交涉。詹桓伯抵达晋国后,责备晋平公说,“夏朝时因为后稷的功劳,魏国、骀国、芮国、岐国、毕国成为了周天子的西部领土,到周武王战胜商朝,蒲姑、商奄成为了周天子的东部领土,巴国、濮国、楚国、邓国成为了周天子的南部领土,肃慎、燕国、亳国成为了周天子的北部领土。”
詹桓伯继续说道,“为何周天子不在近处分封诸侯国? 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册封同姓兄弟建立国家,目的在于护卫周天子,也是为了防止周王室的衰败。结果,晋惠公从秦国回来,却引诱戎人进入中原,让他们侵犯我们姬姓国家,进入我们的郊区,占据了大片土地。戎人占据中原,这是谁的罪责?”
说到这里,詹桓伯凝视着晋平公,见晋平公被自己的一番话说的无言以对,詹桓伯继续说道,“后稷缔造了天下,现在却为戎人割据。还请您想想,周天子对于晋国来说,犹如衣服有冠冕,树有根、水有源、百姓有谋主,如果您毁坏了冠冕,拔掉树根,断塞水源,专断且抛弃谋主,即使是戎狄,他们心里又哪里会有我周天子?”
詹桓伯这番话的意思是,周王室从夏朝开始创立基业,直到商朝末期夺取天下,周天子分封天下,原本是为了让诸侯国拱卫周王室。周天子本是诸侯列国的本源,如今晋国非但没有履行职责,反而侵夺周王畿,这就是在“拔本塞原”,如果本源消失了,诸侯国又该何去何从呢?
詹桓伯从晋国返回后,晋国果然撤军而回,至于是因为晋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还是因为晋平公身体欠佳(晋平公于次年去世),就不得而知了。
星速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